主题: 关于儋州调声

  • 洋浦人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70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3/10/5 12:02:57
  • 来自:海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洋浦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调声,准确的写法是“嬥声”,解放前民间流传的手抄本就是用“嬥声”。过去的《辞源》这样解释“嬥”字一(弟3切音窕韵去声)娆也。“嬥歌”跳歌也。(左诗赋)何晏曰:“巴人讴歌,相引连手而跳歌也”。读音与“调”字第一音“diao”相同。(“调”字还有第二音读“tiao”),从音调与动作形式,完全相符“调声”。而调声这个词是六十年代初,广东有名音乐家关慧棠女士到儋州采风,座谈会上有的提用“耳声”,有的建议用“依声”、“e声”,关女士按群众口音,结合音乐曲调特点,提出用“调声”,一锤定音,群众接受,社会公认。

 

    第一节:调声溯源

    调声产生于什么年代,历来说法不一。从《儋州志》记载来看,北宋以前,调声在儋州已相当流行。因苏东坡居儋时,常常听到“夷声彻夜不息”,“黎歌蛮舞视公旧”。“书声琅琅,弦歌四起”。史书也这样记载儋州民俗:“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,妆饰来游,携手并肩,欢歌互答”。山歌为独唱,二人对唱,不需大动作配合。调声多为群唱,晚上唱,节日游唱,有歌有舞,所以东坡及志书记的活动实为调声。

    今年初,海南省政府把儋州调声作为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启动项目上报中央,认定儋州调声产于西汉,盛于唐代。从文学理论上说没有错,因为民间艺术总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产生,口头创作,口头流传。而西汉时儋州已建儋耳郡,当地人民群众有自己爱好的歌舞是很正常的,从事实上看,普遍流传在儋州地区的拗口令:“丽丽板板,叫古南山,南山独斗,独斗义山,义山麻球,麻来宗旨。”可以说是儋州第一歌,其接近调声的长短句,又与《诗径》相似,但至今无人懂其意思。流传这样一首歌:“山歌出处难知尽,至今不知几多春,传说天皇始唱出,传予今世爱歌人”。有天皇就有儋州山歌调声,虽然有点夸张,但说明调声山歌产生很早很早。今年53日,儋州人,省财政厅厅长陈海波博士策划了一次儋州北岸调声联谊会活动,因为多数人都认为调声产于北岸地区。至于有的人提出调声是清代海头珠江人车水唱歌而产生的,今天已没有多少人赞同这个观点,连提出者不少已改口。而先有山歌还是先有调声,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,我的意见先有山歌,后有调声。因先有调声,后有山歌不那么合情理。如果没有山歌作词配曲,而先创造出调声曲调,没有音乐专业水平的群众是不可想象的。

 

    第三节:调声的发展

    调声由于不断地升华发展,才成为艳丽夺目的南国奇葩,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永开不败。其发展,大致有四个阶段。

    1、升华。北宋期间,受苏东坡的影响,调声歌词从通俗到成诗,使调声提高了品位,出现了质的升华。东坡设馆收徒教学,他的学生有一情人唱歌相约,不会解。这首歌是:“高根杨柳参天顶,八三不是二十四,五六不是逢三十,哥知变通侬话灵。”东坡听后,为他解释,情人约你十一日晚上十一时在椰子头下见面。可见东坡爱好儋州民间文艺。

    2、普及。清代乾隆年后,大批文人参与,调声从一般百姓进入学堂,实现了普及。现在流传山歌的著名文人还有黄河清进士,陈圣与解元、吴德义才子、张绩举人、唐丙章举人、王云清进士,充分说明了文人的参与。有一个插曲:王云清中进回来后,调声泛滥,王进士等地方头人曾提出禁止调声山歌。他到木棠见到人们照唱照调,想抓人。有一名艺人唱歌讽刺他:“诗书有本歌无本,何曾进士爸敌咱。唱歌人是贪花色,该知贪花拼状元”。禁止令才解除。

    3、入剧。海南流行一句俗话:“文昌无黎,儋州无剧”。八十年代,以唐宝山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民间艺人,在县政府一些有远见领导支持下,解放思想,大胆创新,编演儋州歌剧,把调声搬上了艺术舞台。特别是县委书记何友信,顶住“文革”禁止调声,打成“封”资修“旧文化的压力,旗帜鲜明地支持儋州调声,使其成为儋州特色文化之一。林芝畅、黎焕都、吴焯明、羊经位、戴青云、陈开就等领导为发展儋州调声艺术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
    4、成节。新世纪初年,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,创立了“儋州调声艺术节”,即每年中秋节为调声节,使儋州调声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。海南省委常委,宣传部长洪寿祥说:“被誉为南国乐坛奇葩”的儋州调声,既是儋州民间文化的“品牌”,也是海南文化的‘品牌’。成为海南四大文化节日之一。(其他三个是椰子节,三月三,欢乐节)
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