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 洋浦大桥通车 白马井走上借力发展高速路

  • 在线小编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880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4/10/17 23:50:11
  • 来自:海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洋浦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建桥之前,群众过海只能依靠渡船。通讯员 杨林祥 摄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
洋浦大桥大大方便了两岸往来。海南日报记者 陈元才 摄



  “咻——”一辆轿车行过洋浦大桥,停靠在了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“鸿泰海鲜渔家村”酒家,老板林秀成热情地招呼着来客入座。这些“海对岸的客人”,林秀成已经见惯不怪了,就像他们本就是小镇的组成。

  “很多洋浦企业职工,都来这里吃饭,从海那边开车过来,5分钟就到了。”林秀成笑着说,现在酒家每个月的营业额有80多万元。

  而之前,镇上客人不多,他的酒家一两年的收入也不到80万。虽然,700米外的洋浦,企业多,白领职工多,但大海相隔,需绕道30公里,海对岸的客人,可望不可及,一直是“潜在的客源”。酒家2005年开业后的两年,一直亏损,一度让林秀成失去信心。

  2008年,两则新闻让林秀成嗅到了商机,坚持了下去。一是,国务院领导提出将洋浦到海口的交通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,省委、省政府将洋浦大桥建设提上日程。二是,儋州提出“一市双城”战略,将依托洋浦,在白马井建设滨海新区。

  2010年,洋浦大桥开建,无数根钢筋扎进130米深的海底,一座座巨大的桥墩渐渐冒出海面,连成直线不断伸展,伸展着林秀成的梦,伸展着小镇居民的梦。

  变化,朝着梦想发展。1980年代,白马井只有一条街,两侧是破旧的瓦房,店铺只有两三间,规模都不大,一家小杂货店是小镇人买日用品的选择。镇上的餐馆只有两三家,或没有名字,或已被人淡忘。到了2007年,主要街道也没几条。而现在,已经有十几条主干道,100多家餐馆旅舍,服饰、首饰、鞋帽、五金、KTV等店铺一字排开,道路也由过去的拥挤狭窄,变成宽阔通畅。

  居民们说,1990年代以前,白马井还全是瓦房,2000年镇里建起一栋6层高楼,就让居民谈论很久;而现在一栋20多层的高楼建起,也不会引人注意。曾经四处粪便、杂乱荒芜的海岸,已经被椰林沙滩和滨海大道所取代。

  在白马井镇解放居委会支部书记吴琼富看来,小镇正在迎来第二次创业潮。

  吴琼富说,因为靠海,白马井人世代以做海捕鱼为生。但是,近10年来,近海资源逐渐枯竭,渔民出海获得的鱼货,一年比一年少。

  “白马井人亟需寻找新的事业。”吴琼富说,“洋浦大桥的建设,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,可以依托洋浦,在滨海新区发展中,找到第二次创业机遇。”

  一桥飞架南北,两岸终成一地。为海南贡献出四成工业总产值的洋浦,将为白马井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至今已有上百名白马井年轻人在洋浦企业上班。而洋浦的企业干部职工,又为白马井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客源。吴琼富说,现在镇墟上的铺面租金已经开始上涨,超市、酒店、名牌服饰商铺、休闲娱乐场所等渐次开张。

  采访时,吴琼富极力向记者推荐白马井夜景:一栋栋高楼,华灯闪烁,海岸边居民迎着海风散步,雄伟的跨海大桥上车来车往……曾经的小渔镇,渐成一座滨海新城!(记者 况昌勋 特约记者 谢振安)

白马井



  1980年代,镇上只有一条街,两侧是破旧的瓦房,店铺只有两三间,规模都不大。到了2007年,主要街道也没几条。



  已经有十几条主干道,建起了一栋栋高楼,有了100多家餐馆旅舍以及各类店铺。有上百名白马井镇年轻人在洋浦的企业上班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